最新消息
2024/12/03
IFRC全球氣候韌性平台 (GCRP) - 進度報告 (2024年11月)圖片來源:Global Climate Resilience Platform Status update report / IFRC
氣候變遷正在全球各地改寫人們的生活:農田在酷熱中枯萎,沿海社區受上升的海平面與颶風威脅,洪水與乾旱迫使家庭遷徙,甚至因資源短缺而引發的衝突不斷升級。為應對這些挑戰,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自2022年啟動「全球氣候韌性平台」(Global Climate Resilience Platform, GCRP), GCRP重點包括建立早期預警與預防性行動、自然環境的解決方案,以及社會保障和安全網等三大重點策略,通過在地行動和國際協作,共同為社區量身打造應對氣候挑戰的解方。
對於GCRP的募款、規劃與執行,IFRC在2024年11月底提出工作報告。
報告中提到,GCRP的目標是在2027年前籌募10億瑞士法郎,幫助100個氣候脆弱國家的5億人增強氣候災害的韌性。截至2024年11月,平台已籌集2.464億瑞士法郎(24.64%),為48個國家的在地行動提供支持。IFRC的秘書長賈根.查帕根(Jagan Chapagain)強調:「我們正處於迎戰極端氣候的關鍵時刻,而地方主導的因應行動則是我們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武器。」
GCRP平台提出三大重點策略
- 早期預警與預防性行動(Early Warning Anticipatory Action)
超過一半的國家仍缺乏有效的早期預警系統,這使數以千計的生命面臨可避免的風險。在GCRP計畫中,如多米尼加紅十字會的社區早期預警系統(CEWS),幫助社區居民在颱風等極端天氣來襲前預先做好準備,保護生命財產安全。
目標:2027年前,全球每個人都能透過提早預警系統獲得保護。
- 自然環境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自然環境的保護和恢復是減少氣候災害的重要策略。根據研究,透過改善自然環境,可減少高達26%的氣候與天氣災害,而保護和恢復沿海生態(如紅樹林、海草床和珊瑚礁)則可降低71%的波浪高度。
在報告中,IFRC以「牙買加綠色災難風險減少計畫」作為示範案例。該計畫在舊港灣(Old Harbour Bay)、石河(Rock River)及伍德福(Woodford)社區進行社區脆弱性與能力評估,識別當地風險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此外,計畫提出了一系列生態改善方案,包括對坡地進行景觀重植林以及建立河岸緩衝帶,藉此有效減少土壤侵蝕、山崩和洪水等災害的發生。
目標:自然基礎解決方案的應用,預計可為發展中國家節省至少1,040億美元的氣候相關成本,並在2050年前將節省金額提升至3,930億美元。
- 社會保障與安全網(Safety Nets And Shock-Responsive Social Protection)
社會保障系統是許多國家中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衝擊和壓力最關鍵的機制,然而現有的系統往往難以充分保護邊緣化群體,這些群體通常是氣候危機中最脆弱的人群。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各國紅十字會與政府合作,調整風險評估和目標設定,致力於讓社會保障系統更好地覆蓋需要幫助的族群。同時,IFRC基於其人道使命,深入政治敏感地區和服務覆蓋不足的區域,支援邊緣化社區。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安全網的效能,GCRP計畫引入了儲蓄小組和微型保險等工具,幫助氣候災害中的社區增強應對能力,加快復原和重建進程。此外,IFRC開發了一套數位工具系統,能介接其他夥伴的系統以整合多項計畫與轉介,例如提供交通工具或短期住宿等選項。這套系統還幫助紅十字會更高效地分配志工資源,尤其是那些受數位落差影響的人群,並與社區保持溝通以獲得需求和反饋,持續調整進步。
IFRC也以USAID贊助的「馬拉維地區主導綜合計劃」為例。馬拉維日益受到乾旱、洪水等氣候災害影響,造成人員傷亡和生計損失。馬拉維紅十字會與政府合作,通過早期預警、長期適應和多部門協作,推進地方主導的氣候行動。結合「脆弱性與能力增強評估」(EVCAs)與多年期氣候戰略,強化社區韌性,確保地方在應對氣候災害中發揮核心作用。
資金籌集與應用
水文氣候行動計劃(The Water at the Heart of Climate Action, WHCA)
這項計畫展現出創新夥伴模式如何推動在地氣候行動。該計畫由荷蘭政府捐助5,500萬歐元,IFRC、UNDRR與WMO共同合作,從2023至2028年聚焦於尼羅河流域五國(埃塞俄比亞、蘇丹、南蘇丹、烏干達、盧旺達),透過水文衛星系統、沙包等行動,減少氣候風險,提升脆弱社區的韌性。
計畫整合氣象觀測資金機制(SOFF),涵蓋從「衛星到沙包」(from “satellites to sandbags”)的全過程,並強調當地政府與社區的參與,為抗擊氣候變遷提供有力支援。
蘇黎世氣候韌性聯盟(Zurich Climate Resilience Alliance, ZCRA)
透過與私營部門及地方社區合作,推動針對氣候風險,特別是洪水的在地解決方案。
自2024年1月以來,ZCRA已籌集4600萬瑞士法郎,目標於2035年達到1.3億瑞士法郎,支持城市和農村增強對氣候災害的韌性、推廣氣候韌性實踐、提升社區資金獲取能力並改善相關政策環境。
菲律賓紅十字會的合作案例中,透過提早預警系統、流動健康診所和環境管理計畫等措施,已惠及超過34,000人,為全球社區建立長期的防洪韌性奠定基礎。
未來展望
IFRC也表示,未來將致力於拓展資金來源並加強社區韌性建設,包括透過再造林和清潔水方案創造碳權 (Carbon Credit)額度,並於碳市場中創造收入,作為計畫長期的經費來源。
此外,也將與多邊開發銀行及世界銀行等氣候基金的合作,進一步擴大資金來源,確保資金流向最需要的社區。
IFRC還將推動極端高溫行動計畫,針對100個城市強化應對極端氣候的能力,同時與綠色氣候基金合作開展「氣候健康行動計畫」(CHANGE),提升12個國家的健康基礎設施及社區應對氣候相關健康風險的能力。這些創新計畫將持續強化地方領導力,支持小型企業和家庭生計,並培養出新的氣候行動領袖。
對於GCRP的募款、規劃與執行,IFRC在2024年11月底提出工作報告。
報告中提到,GCRP的目標是在2027年前籌募10億瑞士法郎,幫助100個氣候脆弱國家的5億人增強氣候災害的韌性。截至2024年11月,平台已籌集2.464億瑞士法郎(24.64%),為48個國家的在地行動提供支持。IFRC的秘書長賈根.查帕根(Jagan Chapagain)強調:「我們正處於迎戰極端氣候的關鍵時刻,而地方主導的因應行動則是我們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武器。」
GCRP平台提出三大重點策略
- 早期預警與預防性行動(Early Warning Anticipatory Action)
超過一半的國家仍缺乏有效的早期預警系統,這使數以千計的生命面臨可避免的風險。在GCRP計畫中,如多米尼加紅十字會的社區早期預警系統(CEWS),幫助社區居民在颱風等極端天氣來襲前預先做好準備,保護生命財產安全。
目標:2027年前,全球每個人都能透過提早預警系統獲得保護。
- 自然環境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自然環境的保護和恢復是減少氣候災害的重要策略。根據研究,透過改善自然環境,可減少高達26%的氣候與天氣災害,而保護和恢復沿海生態(如紅樹林、海草床和珊瑚礁)則可降低71%的波浪高度。
在報告中,IFRC以「牙買加綠色災難風險減少計畫」作為示範案例。該計畫在舊港灣(Old Harbour Bay)、石河(Rock River)及伍德福(Woodford)社區進行社區脆弱性與能力評估,識別當地風險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此外,計畫提出了一系列生態改善方案,包括對坡地進行景觀重植林以及建立河岸緩衝帶,藉此有效減少土壤侵蝕、山崩和洪水等災害的發生。
目標:自然基礎解決方案的應用,預計可為發展中國家節省至少1,040億美元的氣候相關成本,並在2050年前將節省金額提升至3,930億美元。
- 社會保障與安全網(Safety Nets And Shock-Responsive Social Protection)
社會保障系統是許多國家中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衝擊和壓力最關鍵的機制,然而現有的系統往往難以充分保護邊緣化群體,這些群體通常是氣候危機中最脆弱的人群。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各國紅十字會與政府合作,調整風險評估和目標設定,致力於讓社會保障系統更好地覆蓋需要幫助的族群。同時,IFRC基於其人道使命,深入政治敏感地區和服務覆蓋不足的區域,支援邊緣化社區。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安全網的效能,GCRP計畫引入了儲蓄小組和微型保險等工具,幫助氣候災害中的社區增強應對能力,加快復原和重建進程。此外,IFRC開發了一套數位工具系統,能介接其他夥伴的系統以整合多項計畫與轉介,例如提供交通工具或短期住宿等選項。這套系統還幫助紅十字會更高效地分配志工資源,尤其是那些受數位落差影響的人群,並與社區保持溝通以獲得需求和反饋,持續調整進步。
IFRC也以USAID贊助的「馬拉維地區主導綜合計劃」為例。馬拉維日益受到乾旱、洪水等氣候災害影響,造成人員傷亡和生計損失。馬拉維紅十字會與政府合作,通過早期預警、長期適應和多部門協作,推進地方主導的氣候行動。結合「脆弱性與能力增強評估」(EVCAs)與多年期氣候戰略,強化社區韌性,確保地方在應對氣候災害中發揮核心作用。
資金籌集與應用
水文氣候行動計劃(The Water at the Heart of Climate Action, WHCA)
這項計畫展現出創新夥伴模式如何推動在地氣候行動。該計畫由荷蘭政府捐助5,500萬歐元,IFRC、UNDRR與WMO共同合作,從2023至2028年聚焦於尼羅河流域五國(埃塞俄比亞、蘇丹、南蘇丹、烏干達、盧旺達),透過水文衛星系統、沙包等行動,減少氣候風險,提升脆弱社區的韌性。
計畫整合氣象觀測資金機制(SOFF),涵蓋從「衛星到沙包」(from “satellites to sandbags”)的全過程,並強調當地政府與社區的參與,為抗擊氣候變遷提供有力支援。
蘇黎世氣候韌性聯盟(Zurich Climate Resilience Alliance, ZCRA)
透過與私營部門及地方社區合作,推動針對氣候風險,特別是洪水的在地解決方案。
自2024年1月以來,ZCRA已籌集4600萬瑞士法郎,目標於2035年達到1.3億瑞士法郎,支持城市和農村增強對氣候災害的韌性、推廣氣候韌性實踐、提升社區資金獲取能力並改善相關政策環境。
菲律賓紅十字會的合作案例中,透過提早預警系統、流動健康診所和環境管理計畫等措施,已惠及超過34,000人,為全球社區建立長期的防洪韌性奠定基礎。
未來展望
IFRC也表示,未來將致力於拓展資金來源並加強社區韌性建設,包括透過再造林和清潔水方案創造碳權 (Carbon Credit)額度,並於碳市場中創造收入,作為計畫長期的經費來源。
此外,也將與多邊開發銀行及世界銀行等氣候基金的合作,進一步擴大資金來源,確保資金流向最需要的社區。
IFRC還將推動極端高溫行動計畫,針對100個城市強化應對極端氣候的能力,同時與綠色氣候基金合作開展「氣候健康行動計畫」(CHANGE),提升12個國家的健康基礎設施及社區應對氣候相關健康風險的能力。這些創新計畫將持續強化地方領導力,支持小型企業和家庭生計,並培養出新的氣候行動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