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項目
計 畫 項 目 |
內 容 說 明 |
|
緊急救援及臨時安置 |
救災行動 |
本會於緊急救援階段派出救災隊協勤救災,進行備災中心物資運補及民生物資緊急調度。同時運用海內外民眾捐助的善款,依據內政部社會司提供的災民收容所名冊,發放每人新台幣 5,000元的急難慰助金。 |
臨時安置 |
本會於98年8月27日由高雄縣政府、軍備局共同召開之協調會議中,正式受託接管鳳山市陸軍官校、燕巢鄉鳳雄營區、燕巢鄉工兵學校及大樹鄉仁美營區等四營區安置作業,由本會提供臨時安置設施設備修繕添購。 |
|
|
臨時住宅 |
本會偕同台灣高鐵公司及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之專業工程團隊,運用大陸捐贈組合屋材料,於嘉義縣阿里山鄉興建樂野、哈莫瓦那、尼亞烏支娜八八新舍,於高雄縣興建新小林社區及修建屏東縣忠誠中期安置中心等臨時住宅,中繼安置災民,並依據縣市政府等單位所提出需求,協助興建龍興國小、龍肚國小、六龜高中、三間國小等建置臨時教室等公共設施,提供學子們繼續求學之場所。 |
硬體重建
|
永久住宅 |
|
公共設施 |
計畫興建嘉義縣福美吊橋及屏東縣三地門吊橋各乙座。 |
|
學校重建 |
投入南投縣隆華國小、高雄市龍興國小(第二期工程)、杉林國中、建山國小、樟山國小、甲仙國中等15所學校重建或修繕,以改善偏鄉教育資源短缺問題。 |
|
軟體重建
|
社區與 |
結合本會「八八水災服務聯盟」夥伴,提供重建區多面向服務,推動社區工作,育成在地組織,建立普及化與社區化的資源服務網絡,協助社區需求獲得滿足。 |
生計改善 |
|
|
災區急難救助與 |
依據本會急難救助辦法,對於重建區未能獲得政府補助,或雖獲補助但生活仍陷入危難之家庭,提供急難救助金。同時設置獎助學金計畫,扶助南投縣、嘉義縣、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等五大重災區國小及國中學生,國小生每學年1,500元,國中生每學年3,000元。 |
|
發展特色 |
以環境永續教育、藝術文化教育、體育競技教育、資訊科學教育、國際外語教育及特殊需求教育等六項為主軸,甄選並補助共53所學校國中小、高中職作為發展對象。 |
|
強化及推廣 |
防備救災為本會推動重建的過程中重要一環,除持續既有的社區備災計畫、辦理相關教育訓練、充實救備災設備及器材、進行教育宣導外,並推動自主防災社區工作,培養社區的災害防救能量。 |